隨著國家對電子煙監管政策的塵埃落定,尤其是在專賣管理和口味限制的前提下,很多從業者,尤其是渠道商和終端零售商對電子煙的熱情開始減弱,原因不深入分析,同行業的人自然會懂。

在我們的社交群里,許多群友已經開始探討轉行的話題,有人甚至已經把美團騎手和滴滴司機的招募鏈接發了出來,玩笑歸玩笑,那么時下依舊熱門的低度酒會是電子煙的出路嗎?
為什么會首先想到低度酒?
這要從2019年11月的電子煙行業斷網開始說起。

雪加、福祿、柚子都是知名的電子煙品牌,高層人員的創業項目在近日再次被行業內關注,除了馬力噸噸疑似停止運營外,其他三個品牌都獲得了很不錯的市場反饋,尤其是十點一刻和蘭舟,獲得了多家知名機構的融資。
無獨有偶,那些曾經投資過電子煙賽道的資本,此刻也紛紛入局了低度酒品牌,比如投資十點一刻的紅杉資本之前投資過悅刻,投資貝瑞甜心的經緯中國之前投資過福祿。
好像有一定的可行性。
電子煙轉行低度酒最大的優勢是目標用戶群體的一致性。不論你承認與否,二者的用戶都是年輕人。海鹽柚子,白桃烏龍,你乍一聽肯定以為是電子煙的煙彈口味,但其實也是低度酒的口味,年輕人喜歡嘗試這些“新玩意”。針對同一用戶群體的宣傳渠道、營銷方式也是可以復用的。

然而這些利好又似乎更適合品牌方,作為零售終端,低度酒可以作為轉行的目標品類之一,除了人群一致外,酒同樣也有一定的成癮性,復購率也會高于其他快消品。但不能作為唯一的選項,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性,畢竟相對于電子煙,低度酒的客單價要低了不少。
快的人已經開動了?
除了品牌方之外,實體店方面,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則關于悅刻國代一號機的招商廣告,類型為煙酒茶的集合店,將電子煙+低度酒+茶飲放到一起。

這種模式是否最終經得起市場的考驗還需要時間來證明,而我們也發現不斷探索的人已經行動起來了。某品牌的省代將幾家自營的電子煙門店更新為精釀啤酒店,并喊出了“今天所做的改變”的口號。

艾媒咨詢之前發布低度酒相關研究報告顯示,中國低度酒市場整體呈現高速增長趨勢,預計2022年將突破5000億元。

這與當年電子煙市場很相似,幾年的蟄伏期,然后在2019年爆發。低度酒市場已經起步數年,但目前相較于國外市場數據,低度酒的占有率還相當偏低,什么時候能爆發,是個未知數。但如果你也看好這個市場,無疑是宜早不宜晚。